《新闻联播》昨起推出系列报道《曹家巷拆迁记》
成都新思路:居民自治改造
拆迁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各级政府着力解决的难点。四川成都北部住户拥挤设施陈旧落后,当地政府规划用5年时间改造这片区域。在拆迁过程中,如何把这样一个让各级政府头疼的难题办得让百姓满意,成都市政府换了一个新思路。从2012年3月起,本台走基层记者开始在北城区改造的项目之一曹家巷蹲点,历时10个月,记录了这里从规划到召开动迁大会的全过程。———央视《新闻联播》 成都商报讯(记者 刘友莉)昨晚的《新闻联播》,一则名为《曹家巷拆迁记》的新闻成为头条。这条新闻时长近6分钟,以央视记者走基层的视角关注成都“北改”工程第一个改造项目———曹家巷一、二街坊危旧房(棚户区)片区自治改造。《曹家巷拆迁记》为一组系列报道,昨天播出的是第一集《十年拆不动的曹家巷》,接下来还将继续播出。 拆迁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各级政府着力解决的难点。曹家巷片区涉及3756户居民,大部分是国有企业的退休职工和家属,涉及的单位多,其拆迁改造更是难上加难。10年前,政府、产权单位就多次提出过改造曹家巷的想法,然而测算下来改造资金高达30亿元,再加上居民们难以协调的利益,每次改造都最终流产了。 2012年,成都启动“北改”民生工程,曹家巷自治改造成了“北改”的第一个项目。为把各级政府都头疼的拆迁问题办得让老百姓满意,成都市政府换了一个新思路,开始在曹家巷改造中探索一种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模式———居民自治改造。经居民民主投票,曹家巷成立了居民自治改造委员会,既和政府打交道,又要反映居民的需求,以此推进曹家巷改造项目进行。2012年12月18日,曹家巷改造项目召开了动迁会。目前,评估公司正在对曹家巷的房屋情况进行评估。 |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 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 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 成都商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侵权举报电话: 028-8678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