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巷工作法 五大领域推广
三无院落整治、棚户区改造和危旧房拆迁项目先成立自改委,搭建群众交流的平台;金牛区属荷花池市场等传统市场调迁时,先在商会中建立党组织,在政府与商家之间建起联系沟通的桥梁纽带…… 从2012年开始探索,在曹家巷改造项目中发展成熟,“曹家巷工作法”现已在金牛区的五大领域实践推广。 什么是曹家巷工作法 所谓曹家巷工作法,是指2012年以来,金牛区在落实“北改”战略中,在推进以曹家巷一、二街坊为代表的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过程中,探索形成的以“基层群众工作一二三”为主要内容的“居民自治改造工作法”。 “概括起来,曹家巷工作法就是强化一个观念、突出两大依靠、坚持三项原则、推行六大机制。”金牛区委政研室副主任徐文海解读说,比较起来,曹家巷工作法在基层群众工作中实现了四个转变。 强化一个观念,是指突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基层组织的重要任务就是团结、引导群众正向发挥作用”这一观念,变“政府主体”为“群众主体”。突出两大依靠是指“依靠群众组织做好群众工作、依靠多数群众做好少数群众工作”,实现变“代民做主”为“请民当家”;坚持三项原则即坚持公开公正、社会协商、依法依规三项原则,变“行政强势”为“与民协商”;推行六大机制则变社会管控为基层治理,让群众发挥主体作用。 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曹家巷工作法强调用公开求得公信、以对话代替对立、靠群众说服群众、让多数带动少数。 在金牛区五大领域推广 徐文海介绍,曹家巷工作法已在金牛区内的五大领域推广、实践,具体为三无院落整治、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城郊土地征收,传统市场调迁,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等五大领域。 因历史原因,原凤凰山农场土地征为国有时,未对场员进行安置,涉及6988人,场员持农业户口,房屋性质为农房,形成既非企业又非建制乡镇的特殊建制。后来,在凤凰山拆迁安置过程中,出现了采用非正常方式反映诉求等问题。 2013年10月,金牛区接手处置,运用曹家巷工作法化解了这一历史积案。在加强沟通处理积存矛盾的同时,金牛区针对民生诉求,迅速开展了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的工作,比如建菜市场、整治道路、完善小区居住环境等。从2014年起,邻近的红花堰小学安排2个班的学位,专门用于接收凤凰山片区适龄儿童入学。 目前,凤凰山片区基层治理步入良性轨道。 成都商报记者 刘友莉 |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 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 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 成都商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侵权举报电话: 028-8678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