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部委:鼓励家庭成员合葬
提高节地生态安葬比例 党员干部去世后遗体违规土葬等将查处
昨日上午,民政部网站发布了由民政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九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家庭成员采用合葬方式提高单个墓位使用率。依法纠正和查处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去世后遗体违规土葬、乱埋乱葬、超标准建墓立碑等行为。 鼓励引导 树葬、海葬、深埋、格位存放 《指导意见》首次明确了节地生态安葬的内涵,鼓励和引导人们采用树葬、海葬、深埋、格位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遗体。 到“十三五”末,在巩固和提高全国年均火化率的基础上,较大幅度提高节地生态安葬比例,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初步形成覆盖城乡的节地生态安葬公共服务网络,全面实行奖补激励政策,骨灰装棺再葬、乱埋乱葬和墓位面积超标得到有效治理。 纠正查处 党员干部去世后违规土葬等行为 《指导意见》要求各地把推行节地生态安葬作为深化殡葬改革的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 健全工作机制,落实部门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节地生态安葬设施规划建设、惠民殡葬政策实施、激励引导机制建立、违规安葬行为查处、环保殡葬产品研发应用、殡葬服务管理改进等各项工作。全面系统推动和保障节地生态安葬工作的顺利实施。 《指导意见》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要求。 明确提出党员干部在节地生态安葬中要发挥带头作用,主动做殡葬改革的践行者、生态文明的推动者、文明风尚的引领者,依法纠正和查处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去世后遗体违规土葬、乱埋乱葬、超标准建墓立碑等行为。 《指导意见》注重把增强改革吸引力、提升群众获得感放在首位。 同时,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制度,把树葬、海葬、格位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地方式,以及土葬区遗体深埋不留坟头等生态葬法,纳入奖补范围;鼓励群众有意愿且有条件的地区,为不保留骨灰者建立统一的纪念设施,利用重要传统节日组织开展祭奠活动;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建立环保殡葬用品补贴制度。 据法制晚报 |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 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 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 成都商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侵权举报电话: 028-8678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