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比生命更长久
71个名字刻上纪念墙 71份礼物延续新生命
今天,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在这样一个以思念为主题的节日,我们把目光投向那一个个陌生或熟悉的名字:器官捐献者、刚刚离去的大师们、因公殉职的基层干部…… 就像那71个器官捐赠者,他们的名字,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延续; 就像刚刚去世的建筑设计大师扎哈·哈迪德、统一创办人高清愿,他们的名字,让我们赞叹人类改变世界的创造精神; 就像那个因扑灭山火而因公殉职的基层干部,他的名字,让我们感受到责任与坚守的可贵。 它们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代号,而是像飘满夜空的星光,让我们能更容易感知这个社会的温暖。 怀念,是有温度的,怀念,比生命更长久。 天气阴沉,“都江堰市味江陵园”内,中年男子竭先生拿起一束菊花,放在了器官捐献纪念墙边,在这堵墙上一共有71位器官捐献者的名字,他的妻子是其中之一……昨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都江堰市味江陵园”建立的“捐献者纪念广场及人文教育基地”落成,并举行了器官捐献者缅怀仪式。广场边的器官捐献者纪念墙上,刻着2012年以来的器官捐献者的名字,一共71位,最小年龄仅11天。 71位捐献者名字刻上纪念墙 “人道、博爱、奉献”,天气阴沉,陵园内的一堵纪念墙上,这几个大字尤为显眼。大字下方标注着纪念文字:“这里,沉睡着捐献者。他们虽然已经辞世,其生命的一部分却又化作了礼物,鲜活地生存在新的生命之中。他们是一群高尚的人、无私的人、有大爱的人,是敢于奉献和牺牲的人。他们的肉体虽已泯灭,但精神却得以永存。这种奉献的精神犹如曙光,将永远照亮人类文明的道路,为人类的进步抒写新的篇章。” 纪念墙上刻着许多名字,名字下方是他们的出生、离世时间,这是华西医院自2012年以来接受的器官捐赠者的姓名,一共四排,共71位。昨日前来参与纪念仪式的有医务工作者、学生,以及器官捐献者家属和受捐者等。早上9点过,他们手持着菊花默哀,并将菊花依次放到了纪念墙前。 最小器官捐献者 仅11天大 华西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器官捐献协调员郭晖说,这是四川首个器官捐献纪念广场以及纪念墙,是为表达对人体器官捐献者的敬意专门修建的。以后捐献器官的志愿者名字也会刻在这面墙上。以后,每个清明节,医院都会来此举行祭奠仪式。 纪念墙上的71位捐献者,有大人也有小孩。记者注意到,最小的捐献者年龄仅11天。据悉,这也是四川省最小的器官捐献者。 “妈妈叫什么名字?我们去看妈妈。”祭奠墙旁边,一名白衣工作者抱起一名小女孩,站在墙边,女孩指着妈妈的名字,并读了读名字下方的年月日。 “她的妈妈是今年2月离开的,离开时捐献了眼角膜等器官。”工作人员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女孩约5岁,是家人带她来的。女孩对器官捐献还不懂,大家告诉她,妈妈是一位英雄,去旅行了…… 成都商报记者 李惠 实习生 刘敏 数据 四川已完成150例器官捐献 350名患者得到救治 截至目前,四川省已完成了150例器官捐献,共有350名患者因此得到救治。器官捐献不仅为大批重症患者带来了延续生命的希望,也为四川省医学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应该缅怀他们。 他们,走了 诺奖得主凯尔泰斯去世 统一创办人高清愿去世 建筑大师扎哈·哈迪德病逝 05 |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 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 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 成都商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侵权举报电话: 028-8678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