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和人的肉眼,我们该相信谁?
7日凌晨,欧冠1/4决赛首回合,夺冠大热门曼城主场2比1绝杀战胜多特蒙德。比赛中裁判出现重大误判,多特蒙德球员贝林厄姆的好球被吹。 比赛第36分钟,贝林厄姆前场抢断曼城门将,随即将球送进空门!不过,裁判却将多特蒙德的进球吹掉,理由是贝林厄姆冲撞/蹬踏门将在先。从慢镜头回放看,贝林厄姆并没有明显的犯规动作,但由于裁判在贝林厄姆完成射门动作前就早早响哨示意犯规,因此视频助理裁判(VAR)甚至都无权介入。因为按照规定, 只有当涉及进球、红牌、红黄牌罚错对象和点球这四种情况时,VAR才能介入。其他任何情况下,VAR都不能介入。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7分钟前,埃姆雷·詹禁区内脚后跟踢倒罗德里,主裁判判罚点球,随后裁判通过观看VAR将该点球取消。但从慢镜头看,此球虽是无意,但破坏了罗德里的有效进攻,应该判罚点球。 本场比赛,裁判和VAR的误判多次轮番抢镜,改写了本场比赛的结果,尤其是贝林厄姆的那个进球被吹直接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多特蒙德球员对于裁判的判罚非常不满,因伤病作壁上观的桑乔就直接在社媒发声:“建议查一查这个裁判!”贝林厄姆本人则晒出了自己伸腿抢断的照片,并无奈地表示,“我完全认为我公平合理地赢得了球权,他们有那么多的摄像头在监控着比赛,然而他们并没有给我时间去把球踢进球网,然后再去查看,这令人非常沮丧。” 《伦敦标准晚报》记者詹姆斯·罗布森专门撰文表示,“我们正目睹着历史级别糟糕的裁判表现。VAR已经帮裁判逃脱了一次困境(点球取消),现在贝林厄姆的进球他甚至都没用VAR”。 记者观点 足球的意见博弈 最终还得靠人 VAR技术的引进,引起了一些足球人士的担心。其主要的担心就是VAR是否会导致主裁判的权威下降?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国际足联将VAR引入足球比赛,但并不意味着国际足联给予了VAR无限开火权。VAR的使用往往出现在以下四个层面:进球是否有效;是否该判罚点球;是否该直接出示红牌罚下犯规队员(不包括两黄变一红);是否出现罚错人的情况。这次贝林厄姆的进球被吹,VAR就无法介入判罚。 正是因为VAR的参与,让人们看到了场中裁判的不作为,很多近在咫尺的判罚,被VAR裁判改掉。我相信引进VAR的目的,就是解决一些争议判罚,为什么引进后,反而出现了更多的争议,也让人怀疑裁判的权威性。VAR也有本身固有的弊端,比如关于越位的判罚的认定,比如VAR存在视频技术无法解决的一大问题:在三维世界里如何根据二维图像做出决定。使用VAR的初衷,是为了让比赛更加公平公正。目前的情况,VAR在减少了技术性误判的同时,却带来了更多的争议。也许,如何改革VAR,让VAR更好地配合裁判真正为比赛服务才是当务之急。 足球依然是一场意见博弈,最终还得依靠人类的观点得出结论。无论是坐在VAR办公室的裁判,还是站在场上的主裁,仍然是根据自己肉眼所看到的做出决定。争议、分歧、厄运……这就是足球。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胡敏娟 编译报道 |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 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 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 成都商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侵权举报电话: 028-86783636
新闻热线 86612222 | 服务热线 86613333
订报热线 87677175 | 广告热线 86510016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电话 86753210
投递质量投诉电话 87677175
总编信箱 cdsbzongbian@163.com
本社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159号 610017 | 蜀ICP备:07003170号
Copyright ©1996 - 2017 C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隐私保护 版权所有 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