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武士”带来的,恰恰是一种与游客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和谐关系。 据报道,五一节假日期间,陕西西安城墙景区迎来客流高峰,景区专设平均身高为1.8米的“唐武士”劝说景区不文明行为。当看到不文明行为时,巡游的武士就会上前用古代语言劝说游客,而大多数游客,也会立即回礼并改正行为。 人们看到这条消息后,纷纷点赞。正如景区工作人员所言,这种做法既能避免传统劝阻方式的生硬和尴尬,又能加深被劝阻人员与周围游客的印象,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1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亿人次,同比增长119.7%。景区“人从众”模式的开启,说明我国文旅行业“回血”迅速,有望迎来更平稳的发展期。不过,游客的数量多了,也会带来相应的问题。如何劝阻和制止在景区发生的各种不文明行为,就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西安城墙景区的做法值得借鉴。有网友说,“唐武士”的劝阻之所以有效,就是因为他们人高马大。这当然是一句玩笑话,其实“武士”带来的恰恰是一种与游客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和谐关系。 一方面,大部分游客还是愿意遵守规则,绝不会有意破坏景区。如果进行善意、及时的提醒,相信大多数人都能听得进去。相反,如果采取强硬、武断的行为,有可能带来负面效果。“武士”的劝阻方式显然更艺术,也更受游客的欢迎。 另一方面,劝阻、制止不文明行为要治标更要治本。强制性的措施,只能起到暂时的效果。最重要的是让游客真心诚意地热爱大好河山、一草一木,让他们懂得珍惜和保护。与“武士”的交流,可以让游客对规则的理解从“外在强制”变为“内在自发”,这才是长久之策。 这几年,舆论一直呼吁提高“违法成本”,希望用各种惩罚性手段杜绝景区的不文明行为。但也要看到,一旦错误铸成,有些后果就已经无法挽回。这时候,讨论再高的“违法成本”,也没有了意义。 因此,还是要把工作做在前头,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西安城墙景区推出的新做法值得借鉴,不过,也要看到,“武士”的出现是符合当地场景与文化的方式,不一定适合其他景区。说到底,各地各景区还是要不断探索,寻找适合自身的管理模式,在保证旅游质量的同时,也保护好珍贵的文物。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李勤余 |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 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 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 成都商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侵权举报电话: 028-86783636
新闻热线 86612222 | 服务热线 86613333
订报热线 87677175 | 广告热线 86510016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电话 86753210
投递质量投诉电话 87677175
总编信箱 cdsbzongbian@163.com
本社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159号 610017 | 蜀ICP备:07003170号
Copyright ©1996 - 2017 C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隐私保护 版权所有 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