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出台政策疏解提升中优区域商品交易市场
日前,记者从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成都市商品交易市场疏解提升实施规划和导则(2020-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公布。 《规划》提出,成都市将以“疏解调迁一批”“转型提升一批”为总体思路,加强商品交易市场的合理布局。根据《规划》,成都近期至2022年,远期至2035年,将逐步关闭疏解一批“中优”区域商品交易市场,进一步优化全市商品交易市场空间布局,建立健全层次清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商品交易市场体系,激发城市消费潜力。 疏解调迁类市场将被外迁 根据《规划》,重点疏解实施范围为“中优”区域,即五环路以内区域(龙泉驿区部分以车城大道为界),面积约1264平方公里。 对于疏解调迁的市场,《规划》提出,对与城市片区功能定位和规划不符,土地利用效率低,以及对城市交通、生活环境、市容市貌等有重大影响的商品交易市场实施疏解外迁,引导商户外迁到成都“中优”区域外现有或以德阳、眉山、资阳等地市州为主的四川省其他商品交易市场承接地。 根据《规划》,按照商品交易市场集中集约集聚发展原则,结合产业布局、物流设施等,成都规划形成工业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食品饮料及烟酒市场等3大类和7小类市场集群的“中优”区域市场疏解及周边市场承接的空间布局。 疏解后腾退土地怎么利用?根据《规划》,腾挪用地将进行分类处理。一是将疏解后腾退土地优先用于增补公共空间,提升城市品质。二是将疏解后腾退土地优先用于公共服务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级。三是将疏解后腾退土地优先用于引进新兴产业,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转型提升类市场将升级产业 对于转型提升的市场,《规划》提出,对符合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需要的商品交易市场,通过将现货批发、物流配送作业等业态转移到承接市场和物流园区,转型提升为商务楼宇或展贸总部;对处于城市零售商圈内、硬件和配套设施完善的楼宇式商品交易市场,通过产业升级转型提升为零售商业、商务服务、文创产业等业态。 《规划》还提出,成都将提升转型提升类市场的产业层次,完善产业配套。首先,延长产业链条,完善功能配套划区经营,优化商品交易市场用地内各功能业态的布局。此外,还将以品牌化、专业化促进业态升级;线上线下相结合,优化经营模式;打造专业市场智慧服务平台。 根据《规划》,成都将从开发强度、建筑风貌、配套等方面着手,指导市域内承接疏解调迁市场、改造提升的工业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食品饮料烟酒市场和新建、改造提升的二手车交易市场的规划建设,引导商品交易市场规划建设突出特色功能,形成“一市一品”的市场格局。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彭惊 |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 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 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 成都商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侵权举报电话: 028-86783636
新闻热线 86612222 | 服务热线 86613333
订报热线 87677175 | 广告热线 86510016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电话 86753210
投递质量投诉电话 87677175
总编信箱 cdsbzongbian@163.com
本社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159号 610017 | 蜀ICP备:07003170号
Copyright ©1996 - 2017 C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隐私保护 版权所有 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