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关于读书看病有什么烦心事
民呼我应 家门口的学校什么时候能建好启用呢?升学政策搞不懂,能针对性地解答一下吗?看病排队太恼火,床位很紧缺,能缓解吗?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是每一位市民、每一个家庭幸福感的重要来源,这也是活动本周将聚焦的领域——教育和卫生。即日起,有关于教育与医疗的诉求、问题、建议,市民都可通过参与活动发送给我们! 事实上,今年以来,成都在教育、医疗领域持续发力,不断增加资源供给,提升服务质量。拿教育领域来说,2021年,成都全市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80所,增加学位10万个,千方百计地增加学位供给,解决市民子女就学难题。在医疗卫生领域,自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成都启动了一大批重大医疗建设项目,例如成都市疾控中心重大疾病及健康危害因素检测能力提升项目、成都市公卫中心应急实验室项目等。 但在教育卫生领域,市民们一定还有着许多急难愁盼的问题,希望得到解答或解决。 比如,近期备受家长和社会关注的成都“双减”政策正式出台,成都提出以“双提”促“双减”,通过落实五张清单来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精力负担,减掉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在“双减”方面,您是否还有疑问和建议? 再比如,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成都还将如何堵漏洞、补短板?在医疗资源供给方面,成都哪些新项目即将落地? 即日起至10月15日,您关心的“教育卫生”大事小事,都可以通过成都发布、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蓉城政事的“民呼我应”群众诉求线上征集平台留言给我们。活动将联合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卫健委、成都市住建局等有关部门以及各相关区县进行现场办公,察民情、访民意、办实事,线上线下同时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推动解决一批群众在教育卫生领域遇到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本周专题报道聚焦“教育卫生”,但在整个“公共服务”主题月期间,不论交通出行、教育卫生,还是社保养老、文化体育,只要您在各个细分领域有诉求与问题,都可以随时向我们提出,活动将持续联合有关部门为您解难题、办实事。快扫描二维码参与吧!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 张瑾 |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 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 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 成都商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侵权举报电话: 028-86783636
新闻热线 86612222 | 服务热线 86613333
订报热线 87677175 | 广告热线 86510016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电话 86753210
投递质量投诉电话 87677175
总编信箱 cdsbzongbian@163.com
本社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159号 610017 | 蜀ICP备:07003170号
Copyright ©1996 - 2017 C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隐私保护 版权所有 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