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了解到,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即将于11月18、21日“上新”文创产品,只是这次的文创产品并非可以真实触碰到的实物,而是有数字编码号(证书)的虚拟文创产品,属于“数字文创产品”,在艺术界则被更多人称之为“NFT艺术品”。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将推四款数字文创产品 此次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即将推出的“数字文创产品”正是以金沙遗址各藏品IP为基础,二次创作融入金沙遗址博物馆建筑及古蜀文化的数字艺术作品,并通过区块链技术赋予每个数字作品唯一的标识编码。 “通俗地讲,就是具有‘身份证’的数字化文创作品。”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营销部负责人邱扬告诉记者,即将于18日推出的文创产品共有四款,分别为“浮面”“白藏之衣”“虎虎生威”“福泽满天”,且会分别限量10000份、20000份等。 其中,“白藏之衣”为邱扬创作,该作品以金黄色树叶为主要元素,拼凑成为了国宝——太阳神鸟的图案,他向记者解释了该作品的创作意图:“按五色学说,秋色为白,秋又为收获储藏季节,故称‘白藏’。作品《白藏之衣》以‘太阳神鸟’为创作灵感,将原有的金色与代表秋天收获的‘黄色’相结合,创作了一幅代表圆满、丰收为美好寓意的画作。” 邱扬介绍道,因为种种原因游客也许无法到馆实地参观并购买文创产品,当收藏家通过线上购买数字文创藏品后,不仅可以观赏藏品、还可以享受收藏带来的美好体验。“我们这一套数字化文创产品的特点就是将收藏于博物馆内的文物进行再创作,将其赋予特殊的故事,给收藏者带来更丰富的收藏价值。”同时,金沙遗址此次售卖数字文创产品,在西南片区的博物馆中尚属首次;而对馆藏文物进行再创作并数字化售卖,则走在中国各大博物馆的前列。 每一款售价9.9元 是否能被“秒杀”? 不久前蚂蚁链正式发起“宝藏计划”,首期推出中国国家博物馆现藏的四羊青铜方尊、西汉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妇好”青铜鸮尊、彩绘雁鱼青铜釭灯4件国宝级文物的数字藏品,开卖即售罄。更早一点,敦煌美术研究所、湖南省博物馆等单位均已试水发行数字藏品,也完成了“秒杀”。 那么金沙遗址即将开售的这四款数字化文创产品,会同样受到“买家”的喜爱吗?邱扬表示自己对结果很期待,“本月18日可以通过支付宝搜索‘蚂蚁链粉丝粒’,就能收藏‘金沙藏品’。我们每一款售价9.9元,相较一般的文创产品和藏品而言,要便宜很多,所以我很期待当天的销售效果。” 此外,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于近日联合相关机构,共同发布金沙首部区块链数字版权系列作品,并将于11月21日20点起,在阿里拍卖数字版权频道全国首拍,限量18张,即日起已开始预展。 该系列作品以“古蜀金沙”为题材,围绕镇馆之宝“太阳神鸟”、“大金面具”等文物,以诞生于金沙文物的呜噜噜、乌拉拉为IP元素展开联想创作,具有稀缺性、唯一性。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曾琦 |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 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 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 成都商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侵权举报电话: 028-86783636
新闻热线 86612222 | 服务热线 86613333
订报热线 87677175 | 广告热线 86510016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电话 86753210
投递质量投诉电话 87677175
总编信箱 cdsbzongbian@163.com
本社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159号 610017 | 蜀ICP备:07003170号
Copyright ©1996 - 2017 C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隐私保护 版权所有 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