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0时-16时,成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例
关注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7月17日下午,成都市举行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成都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卫健委主任杨小广,市委社治委副主任江维,武侯区人民政府区长景波,成都市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范双凤出席发布会,通报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市卫健委主任杨小广介绍,7月17日0时-16时,成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例。截至17日16时,本起疫情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例。目前,病例已转运至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隔离治疗,病情稳定。 从此次病例的特征来看,患者多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若市民出现以上症状,请立即前往成都市定点发热门诊就诊。 成都新增“5+2”病例情况公布 病例8:居住于武侯区一环路南四段28号小区,系病例6的同事,17日核酸检测阳性,诊断为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病例9:居住于锦江区南糠市街48号大院,系病例3的同空间密切接触人员,17日核酸检测阳性,诊断为本土确诊病例。 病例10:居住于成华区金科天籁城小区,系病例6的同空间密切接触人员,17日核酸检测阳性,诊断为本土确诊病例。 病例11:居住于青羊区怡馨花园小区,系病例6的同事,17日核酸检测阳性,诊断为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病例12:居住于龙泉驿区驿都城二期,系病例3的同时空暴露人员,17日核酸检测阳性,诊断为本土确诊病例。 病例13:居住于高新区锦悦西路56号,系病例6的同事,17日核酸检测阳性,诊断为本土确诊病例。 病例14:居住于成华区海棠名居小区,系病例6的同事,17日核酸检测阳性,诊断为本土确诊病例。 划定高风险区12个、中风险区14个 7月15日成都出现本土病例以来,按照疫情处置方案,全市抓好流调溯源、重点人员隔离管控、医疗救治和核酸筛查等处置工作,全力以赴阻断疫情的传播蔓延。 截至17日12时,已累计排查管控本地密接人员1017人,其中853人核酸检测阴性,剩余结果待出;本地次密接人员2014人,其中1412人核酸检测阴性,剩余结果待出。 高新区、龙泉驿区开展核酸扩面筛查,发现了1例阳性病例。依据专家风险研判,于17日7时起,已在成华区、武侯区启动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 截至7月17日18时,根据疫情变化,成都已按照国家标准划定高风险区12个、中风险区14个。 已完成1-5号病例的基因测序 据市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范双凤介绍,截至目前,“0715”疫情累计已报告14例本土病例,此次疫情主要呈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疫情处置及时。目前发现的感染者除了首发病例,其余均在密切接触者和同时空暴露人员中检出,发现时基本处于早期感染状态。 二是疫情传播速度快。病例在暴露感染后,较短时间里就具备了传播能力。 三是疫情呈现明显的聚集性。病例多数有共同工作、共同居住、娱乐的接触史。 四是病例在管控前活动轨迹涉及多个商场、餐馆、超市、小区、农贸市场等人员聚集、流动性大的场所,每日通勤多涉及跨区出行。 五是此次疫情确诊病例占比较高,14名阳性感染者中有11人均为确诊病例。多数病例出现了发热、头痛、流涕、咽痛或咽喉不适等症状,但普遍症状轻微。 六是目前已经完成1-5号病例的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2.12.1(也就是BG.2进化分支),从基因序列的角度,暂未发现其与近期国内其他城市本土疫情有关联。目前流调溯源工作正在全力进行中。 |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 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 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 成都商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侵权举报电话: 028-86783636
新闻热线 86612222 | 服务热线 86613333
订报热线 87677175 | 广告热线 86510016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电话 86753210
投递质量投诉电话 87677175
总编信箱 cdsbzongbian@163.com
本社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159号 610017 | 蜀ICP备:07003170号
Copyright ©1996 - 2017 C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隐私保护 版权所有 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