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于风景区内,时刻注意自身的行为是否与景区的美景相协调,应该成为文明游客该有的基本修养。 近日,有网友爆料九寨沟景区内几名大妈脱鞋下水打卡拍照,其他游客则站在水边游览。有不少网友质疑:这可是世界自然遗产,水质被破坏了多少年才可以恢复?9日,九寨沟景区在官方社交账号回应,依据《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风景名胜区条例》第四十六条,对当事人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四人以书面道歉信的形式进行了公开道歉。 炎炎夏日,亲水纳凉是一件非常惬意,也是极具诱惑力的事。不过,不是什么地方的水都可以“零距离”亲近。很多人应该都听过,“九寨归来不看水”的说法。可以说,水是九寨沟的灵魂。在这样的共识之下,几名游客在九寨沟景区脱鞋下水拍照,个人似乎是满足了那一刹那的清爽和打卡欲,但置于九寨沟的美景和文明游览的规则下,又显得格格不入。 根据《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风景名胜区条例》,风景名胜区内禁止翻越、攀骑安全护栏,随意离开游览栈道、步道践踏植被、戏水等行为。据此九寨沟景区已对当事人依法进行了行政处罚,四人也以书面道歉信的形式进行了公开道歉。这算是给四位游客和公众上了一堂“规则课”,很多网友也对此处理表示认同。 不过,也不无网友质疑规定的合理性。有人提问自然风景区为何不能下水?因为在很多自然风景区,游客下水、戏水,本身就是景区的一道风景线。 对此,有专家已经指出,九寨沟的水是钙化景观,水里钙化过程必须要有二氧化碳,要让池子里的水维持一个贫营养的状态,养分太高不利于钙华沉积。“在降雨过后,泥浆入水会使得湖泊的浊度上升,外围一些有机质的加入可能带来总氮总磷的变化。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向水中投入垃圾都可能会通过影响湖泊生态系统间接地对水色造成影响。” 从对不文明游客进行处罚,再到专业的释疑,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一种提醒,景区可以针对游客开展更多的科普。比如,九寨沟水景山色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怎样,到底哪些活动可能会破坏它的原生态,这些都可以纳入景区的讲解服务和文明提示之中。 最后还有必要提醒的是,大家在景区游览时,自己的行为也会成为景区的一部分,并被他者所“观赏”。置身于风景区内,时刻注意自身的行为是否与景区的美景相协调,应该成为文明游客该有的基本修养。同时,景区的文明提示,以及相应的科普服务,也是景区“内涵”的一部分。两者互为支撑,共同成就更为靓丽的风景线——它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朱昌俊 |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 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 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 成都商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侵权举报电话: 028-86783636
新闻热线 86612222 | 服务热线 86613333
订报热线 87677175 | 广告热线 86510016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电话 86753210
投递质量投诉电话 87677175
总编信箱 cdsbzongbian@163.com
本社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159号 610017 | 蜀ICP备:07003170号
Copyright ©1996 - 2017 C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隐私保护 版权所有 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