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产业园区建设提速 招引新项目建圈强链 在成都,相关制造业主题的产业园区建设备受重视。在今年2月出炉的《成都市2022年重点项目计划》中,一批制造业领域产业园区项目涵盖其中。 据《成都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显示,在“十四五”时期,成都将加快产业园区高品质科创空间、产业社区和智慧园区建设,打造产业资源集聚平台与价值创造平台。 全新的产业园区“顶层设计”给本地产业园区运营方带来方向指引,由此带来的预期是,以产业载体吸引产业项目入驻,让更多“新面孔”企业参与成都产业建圈强链。 成都产业集团在成都温江区布局的成都医学城国际科创社区目前约14万平方米已完成五方责任主体验收工作,正在加快办理并联验收备案工作,剩余部分已具备五方责任主体验收条件。与此同时,园区招商工作顺利推进。 “目前,招商储备意向企业达16家,意向面积约10万平米。”成都医学城国际科创社区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已经引入中关村北京领创医疗提供招商运营服务,目前,北京领创医疗团队正在组建产业金融服务平台,近期即将组建可服务于项目招商运营的产业基金,同时,园区运营团队正与中关村发展集团积极互动,计划将中关村园区运营服务体系移植到温江,构建与中关村相似的产业服务体系。 在成都东部新区的一处浅丘地带,成都未来科技城智创产业空间25栋建筑拔地而起,目前已经完工。“通过瞄准消费电子、人工智能机器人、精密(仪器)制造等细分产业领域链主及龙头企业、产业链关键核心企业,已整理目标企业100余家,对接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关键节点企业40余家,储备拟入驻客户企业18家,意向招商入驻面积6万平方米,企业入驻达产后,年产值总规模预计超15亿元。”项目相关负责人说。 “成都市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20余条重点产业链中就有14条是制造业产业链,充分证明了成都对制造业发展扶持力度之大,这意味着制造业企业又可以抓住新一轮政策红利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杨会改分析称。 在杨会改看来,成都以重大项目为重点,持续深入推进制造业建圈强链,能够带来两重利好。“一方面,能够充分激发企业主体活力,以链招链,集链成群,提升制造业规模与能级,另一方面,也能够瞄准核心与薄弱环节,精准补链强链,完善产业链生态圈,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这些都将为成都制造业持续稳步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杨会改说。 |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 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 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 成都商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侵权举报电话: 028-86783636
新闻热线 86612222 | 服务热线 86613333
订报热线 87677175 | 广告热线 86510016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电话 86753210
投递质量投诉电话 87677175
总编信箱 cdsbzongbian@163.com
本社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159号 610017 | 蜀ICP备:07003170号
Copyright ©1996 - 2017 C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隐私保护 版权所有 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