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40天内两次被骗4万多
40天内,四川广安的陈女士先后两次共被骗走4.2万元,警方调查发现,两次对陈女士实施诈骗的人,极有可能是同一诈骗团伙。近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从广安岳池警方获悉,陈女士手机上安装的国家反诈中心APP曾对其发出过预警,但陈女士为了顺利安装诈骗APP,竟然卸载了国家反诈中心APP。 “为发展新人获返利” 注册多个账号被骗3万 今年6月9日,43岁的陈女士在微信好友介绍下,安装注册了某款“赚钱很稳定”的APP,并充值1万元,后按客服要求下载了一款聊天工具。群里成员称,充值的1万元必须打满流水才能提现,但每天只能投资两次,每周有三天可追加一次投资。 陈女士说,经过10多天的操作,她将1万元流水打够已经可以提现,这时发现账户里已有1.2万元,便留下这笔钱继续投资。但群管理人员要求其发展新人,每发展一名新人可返利1188元,否则账户里的钱无法全部提现,原账户还可能被封。 因为发展不到新人,陈女士决定“自己发展自己”。6月26日,陈女士又注册了一个账号充值1万元,相当于发展了一名新人,这个操作让她第一个账户获1188元返利。之后,陈女士又先后在6月30日、7月3日注册两个新账号分别充值1万元,她原来的账户则获得两笔1188元的返利。一个细节是,陈女士曾在6月30日将第一个账户里的1万元提现成功,这打消了她心中的疑虑。 7月5日,陈女士发现后面注册的3个账号资金被清空,客服称是因她违规操作所致。意识到被骗的陈女士表示要报警,但聊天群里的人称这是赌博,警方也不会理。陈女士随后放弃了报警,眼睁睁看着3万元被骗走。 假民警来电称可退钱 再次被骗1.2万元 但针对陈女士的骗局,并未就此结束。 7月17日,陈女士接到一个自称“山西临汾市公安局网安大队民警”的电话称,在办理一起诈骗案中冻结了一笔资金,其中可能有陈女士被骗的钱,核实清楚后可以退回,但前提是需要陈女士提供证据。陈女士随后将转账记录及银行卡号发给对方,并按照对方的提示下载云闪付绑定该银行卡。 之后,对方称要将卡内资金清空才能退款。陈女士便将仅有的1.2万元转到对方指定账户。直到微信被拉黑,电话也无法接通,陈女士这才意识到遇到了假警察。 其实,陈女士完全可以避免被骗。据办案民警介绍,陈女士手机上之前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在陈女士下载安装诈骗APP的过程中,国家反诈中心APP曾提示安装的这款APP存在诈骗风险,不能继续安装。但陈女士听从微信好友的建议,卸载了国家反诈中心APP。 办案民警介绍,两次对陈女士实施诈骗的人极有可能是同一诈骗团伙。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汤志斌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王超 |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 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 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 成都商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侵权举报电话: 028-86783636
新闻热线 86612222 | 服务热线 86613333
订报热线 87677175 | 广告热线 86510016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电话 86753210
投递质量投诉电话 87677175
总编信箱 cdsbzongbian@163.com
本社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159号 610017 | 蜀ICP备:07003170号
Copyright ©1996 - 2017 C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隐私保护 版权所有 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