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男子因交通事故受伤,在治疗过程中动起了歪心思,一边要求肇事者赔付治疗费用,一边又通过医保申请报销,不料把戏漏了馅儿,差点成了“诈骗犯”。 2021年3月,陈某驾驶摩托车行驶在简阳市某交叉路口时,与李某驾驶的摩托车发生碰撞,造成陈某受伤及车辆受损。事故发生后,李某驾车逃离现场,陈某报警后被送往医院住院治疗,产生医疗费4.17万元。 李某逃逸后被交警找到,并承诺愿意承担全部责任。此时的陈某却打起了“小九九”,考虑到交通事故无法报销医疗费用,决定向医院谎报受伤原因为意外摔伤。 之后,陈某与李某达成协议,约定由李某一次性赔偿陈某各项费用共计4万元。与此同时,陈某申请的医疗保险1.37万元也成功到账。4个月后,四川某司法鉴定所出具的司法鉴定意见书显示,陈某为十级伤残。当陈某拿着伤残鉴定书再次找李某协商赔偿时,双方却未谈拢。之后,陈某将李某起诉至四川省简阳市人民法院。 简阳法院石桥法庭法官审理发现,陈某提交的病历显示他的受伤原因为意外摔伤而非交通事故,陈某不得不向法官坦白了他想要“双报销”的事;而李某得知之后,也以病历载明的受伤原因与本次交通事故无关为由,不认可医疗费。随即,承办法官将陈某骗取医保的案件线索移送给了简阳市医保局。医保局核实情况后,责令陈某退还了医保报销的1.37万元。 承办法官表示:陈某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条规定,医保予以报销的1.37万元必须退还,否则将涉嫌诈骗罪。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章玲 |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 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 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 成都商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侵权举报电话: 028-86783636
新闻热线 86612222 | 服务热线 86613333
订报热线 87677175 | 广告热线 86510016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电话 86753210
投递质量投诉电话 87677175
总编信箱 cdsbzongbian@163.com
本社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159号 610017 | 蜀ICP备:07003170号
Copyright ©1996 - 2017 C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隐私保护 版权所有 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