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不应该也不可能让普通民众无从置喙,文学圈子和广大读者可以有效沟通、达成共识 8月17日下午,中国作家协会公示2022年会员发展名单,拟发展会员994人。其中,作家贾平凹之女贾浅浅在拟发展会员名单中,引起网友争议,质疑中国作协的会员入选标准。 如果单看简历的话,贾浅浅入选是有成绩支撑的。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她是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曾出版诗集《第一百个夜晚》《行走的海》等,荣获第二届陕西青年文学奖。从履历来说,贾浅浅入围中国作协会员似乎没什么不妥。 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旦把她的作品摊开看,有些地方却难以让公众信服。比如她的作品里有些粗俗的意象,普通读者很难接受;也有些人认为她的诗歌毫无文学性,属于“回车键分行写作”。当然也有人认为文学自有文学的标准,所谓“诗无达诂”,文学的解读总是见仁见智的。 但对于贾浅浅来说,相比一般作家她可能还面临更复杂的局面:她不仅要“证明自己”,而且要“证明只靠自己”。此前有文章认为,“贾平凹的女儿贾浅浅爆红,背后是各路文学名家和诗人积极为贾浅浅的诗歌撰写评论,溜须拍马。”这些是贾浅浅的家学渊源,却也是让人疑窦丛生的地方。人们总有种担心,这是否会变成一种“圈地自萌”——贾浅浅借着贾平凹的“资源”,在文学殿堂里逐级而上。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舆论的猜测罢了,父女二人事业相继,也并无不可。不过既然舆论已经提出疑问,当事各方自然也有回应的必要。这也是公示本身的意义,公示其实也是吸纳社会意见的过程,提出疑问、解答疑问,也是公示的常规流程。 其实说清楚贾浅浅的创作能力、作品价值恐怕也不难。虽说文学有门槛,但文学不过是大众文艺的一种,“文学不应该也不可能让普通民众无从置喙,文学圈子和广大读者当然也可以有效沟通、达成共识。” 所以,借这个机会,把关于贾浅浅身上的疑云扫清,把入选会员的标准说清楚,将当代文学的评判标准进行一番普及,或许也可以拉近专业文学和普通读者的距离,不失为一次有意义的互动。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清波 |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 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 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 成都商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侵权举报电话: 028-86783636
新闻热线 86612222 | 服务热线 86613333
订报热线 87677175 | 广告热线 86510016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电话 86753210
投递质量投诉电话 87677175
总编信箱 cdsbzongbian@163.com
本社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159号 610017 | 蜀ICP备:07003170号
Copyright ©1996 - 2017 C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隐私保护 版权所有 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