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发改委获悉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7月份以来,面对最高极端温度、最少降水量、最高电力负荷的“三最”叠加局面和疫情冲击,成都市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以精准调控、节能挖潜保障居民用电,以闭环管理、有序生产稳住发展大盘,以拓宽货源、优化流通支撑保供稳价,全市经济发展遭遇短期波动,但抗压运行好于预期。 针对高温缺电影响,高效调度电力资源,成都推动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高负荷运行,汽车制造业重点企业灵活排产。 抗疫期间,成都推广“防疫泡泡”运行模式,指导闭环生产企业共享员工、共享产业配套,全市95%的规上工业企业实施闭环生产,其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98.5%、涉及员工79.9万人。1~8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 按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成都挂图作战、统筹推动重大项目闭环管理和复工复产,积极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快建设一批现代化基础设施和产业化领域重大项目。 1~8月,993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86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8.4%;其中,134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9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91.3%。疫情期间,669个在建省、市重点项目中,175个重点项目全程实施闭环管理;开展重大项目线下专项服务督导和蹲点,线上提供“不见面、不间断”政策咨询,促进受疫情影响停工的494个重点项目尽快复工,截至9月26日,全市总体复工率达到96%。 成都大力发展郊野游、文化旅游和夜间经济、露营经济,精准发放第二阶段消费券,落实新能源汽车购买优惠政策,带动互联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1.9%,8月汽车零售额增速较7月回升6.5个百分点,智能家电和音响器材类消费提升8倍以上。 1~8月,成都退税、缓税、新增减税降费645.4亿元,惠及纳税人、缴费人335.5万户次;减免租金超10亿元。截至8月末,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业、信息软件服务业贷款分别增长19.4%和41%;推出“抗疫贷”“复工贷”等纯信用产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户数同比增长33.3%和37.2%。 截至8月末,全市市场主体数量达到353.9万户,同比增加19.8%;8月当月新增涉税市场主体数量同比、环比分别增长30.6%、9.4%。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 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 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 成都商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侵权举报电话: 028-86783636
新闻热线 86612222 | 服务热线 86613333
订报热线 87677175 | 广告热线 86510016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电话 86753210
投递质量投诉电话 87677175
总编信箱 cdsbzongbian@163.com
本社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159号 610017 | 蜀ICP备:07003170号
Copyright ©1996 - 2017 C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隐私保护 版权所有 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