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记者从成都轨道集团获悉,近日,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三期工程盾构施工平稳穿越人南立交桥。截至目前,18号线三期工程5座车站已全部开工建设,1座车站已封顶,4座车站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盾构区间掘进完成总量的34%。 144条管线顺利迁改 按照规划设计,轨道交通18号线三期工程施工需穿越成都市人南立交桥。 成都市人南立交桥位于二环路与人民南路交叉口,竣工至今已有27年,桥下商铺林立,绿化、光彩照明设施众多,且天然气、通讯、电力等管线繁多。盾构下穿施工前,人南立交桥下的144条既有管线迁改或保护成了第一道难关。由于此次管线迁改量大、种类多、涉及管理部门多,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为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周边商铺、居民生活的影响,18号线三期工程建设团队多头并进,与产权单位、管线管理单位、设计单位开展多次协调,快速确定迁改方案,并在确保各类管线安全的前提下,见缝插针组织工作,尽可能缩短工期,顺利完成了144条既有管线迁改或保护,为盾构穿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桥墩桩基做“板凳” 轨道交通18号线三期工程下穿人南立交桥,盾构隧道距桥墩桩基垂直最小距离约2米,水平最小距离也不到1米,隧道施工难度较大。 “为了确保桥墩桩基的承载力,保障人南立交路面交通通行安全,盾构下穿前,在既有桥墩两侧新增两根托换桩基,并在既有承台基础底部施工托换梁,类似给桥墩桩基做个‘板凳’,这样盾构便可从‘板凳’下正常掘进。”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三期施工负责人介绍。 人南立交桥结构形式是薄壁墩基础立交桥,为保证桥墩桩基托换施工安全,在施工过程中,采用钢筋扫描仪精确定位钻孔等多种手段,在既有薄壁墩墩身精准实施钢筋植入等作业,确保既有桥墩安全。据了解,此次盾构下穿前,共计10处既有桥墩完成托换。 此外,为确保盾构连续不间断掘进,在穿越期间,不断优化渣土改良,严格控制出渣量和注浆量,同步采用“克泥效”工法,即使用止水、充填及支撑等特效填充剂填补盾体壁后空隙,有效控制桥墩沉降。经监测,在盾构区间双线贯通后,桥墩沉降值符合国家标准。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闫宇恒 |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 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 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 成都商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侵权举报电话: 028-86783636
新闻热线 86612222 | 服务热线 86613333
订报热线 87677175 | 广告热线 86510016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电话 86753210
投递质量投诉电话 87677175
总编信箱 cdsbzongbian@163.com
本社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159号 610017 | 蜀ICP备:07003170号
Copyright ©1996 - 2017 C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隐私保护 版权所有 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