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职场拼的应该是能力,不是对领导察言观色的眼力,更不是对领导言听计从的心力。 3月15日,21岁的小莉(化名)通过网络应聘到成都医大医院风湿科,从事治疗室护士职务,詹主任为该科室主要负责人。原定试用期为一个月,可她4月7日就被医院解聘。根据小莉晒出的聊天截图,3月26日,詹主任曾给她发微信邀约下班一起吃饭,被她拒绝。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小莉还在试用期内,如果真的因为工作能力不行,被解聘自然无可厚非。但吊诡的是,办理离职当天,詹主任发来一条“意味深长”的信息:“给你个忠告!做事学习可以慢,但是一定要领会领导并听从领导的指示去做……” 事件引发关注后,詹主任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解聘是因为小莉“学习能力不行”,话虽如此,但他口中的“做事学习可以慢”,但“一定要领会领导并听从领导的指示”又是何意呢? 小莉的职务是风湿科护士,显而易见,她应当学习的是医学专业技术,提高的是治病救人的能力。如果服务病人的能力可以慢一点提高,但“领会领导、听从领导”却要第一时间做到,必须听从的又是领导哪方面的指示呢? 就个案而言,小莉试用期不满被解聘,究竟是因为拒绝领导“约饭”,还是因为工作能力不足,仅凭小莉单方提供的聊天截屏,尚不足以澄清真相,反映事件全貌。但管窥见豹,对于此事背后可能存在的职场潜规则,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领导私下“约饭”,之所以触及舆论敏感的神经,被不少网友认定是“司马昭之心”,源于不少女性曾遭遇过的职场潜规则。 确有个别毫无底线的上级领导,利用职场优势地位,借“陪饭”“陪酒”之名要挟下属,在酒桌上摆架子、显威风,更有甚者试探员工态度,进而图谋不轨。有些员工迫于领导淫威而就范,成为职场潜规则的牺牲品;有些员工委曲求全,在企业单位倍感压抑;也有一些员工不愿意屈从,无奈离开工作岗位…… 之所以会有个别领导,随心所欲地挥舞手中的权力大棒,对员工颐指气使,还想打擦边球,甚至想占异性下属的便宜,根源在于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的约束。毕竟,一些企业的职场考评去留,或由领导“一言堂”决定。对某些行为失范的职场上司,员工勇敢站出来曝光,让其承受舆论的压力,固然能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但根本上讲,还要靠职场氛围的整体净化。 说到底,职场拼的应该是能力,不是对领导察言观色的眼力,更不是对领导言听计从的心力。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白晶晶 |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 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 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 成都商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侵权举报电话: 028-86783636
新闻热线 86612222 | 服务热线 86613333
订报热线 87677175 | 广告热线 86510016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电话 86753210
投递质量投诉电话 87677175
总编信箱 cdsbzongbian@163.com
本社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159号 610017 | 蜀ICP备:07003170号
Copyright ©1996 - 2017 C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隐私保护 版权所有 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