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司机5年创作歌词300多首
夏天的重庆,烈日当头,银白色钢管反射出的白光让人睁不开眼睛。一根6米长的钢管重达百斤,一捆就要以吨计了。装货的时候,58岁的周良国得在旁边守着,看着吊车一捆一捆地往他的大卡车上装。 周良国的卡车只是挂靠在一家运输公司,所有事情都得亲力亲为。不过,除了开车需要专心致志以外,其他时候,他的思想可以飞到九霄云外,徜徉在散文、歌词的天空里。他为自己的工作写过一首《亲亲我的沙师弟》,刻画卡车司机的生活百态。从2016年起,他开始了自己的歌词创作之路,至今已创作300多首,正式制作成音乐发表的有近60首,其中不乏获奖佳作。 2015年,周良国偶然淘到一本《写词攻略》单行本,他如获至宝。书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他的生命因此而改变。在《写词攻略》指导下,周良国开始尝试歌词创作,一方面希望有更多人看到,更多的则是延续他对文学的爱好。“相比其他类型的文学创作,歌词需要有韵脚,需要有更多的情绪波动,需要在短短几句话中间完整叙述一件事或者一个主题。” 周良国还记得,他写的第一首歌是关于仙女山的。2016年,他到仙女山玩,眼前的景色第一次拨动了他的灵感;有感于卡车司机的生活百态,他写下一首《亲亲我的沙师弟》;看到优秀山区教师张桂梅的感人事迹,孜孜不倦地教育山村里的孩子们,他写下一首《如花路放》,“一张憔悴的脸,经年刻满风霜……” 2017年,周良国进入了创作高峰期,一年写下80多首歌。重庆跨界音乐人刘川郁评价,这样的创作量,对于专业作词人来说都是很难的。 刚喜欢上歌词创作那会儿,周良国的妻子总和他吵架,吵过很多次。妻子说他“荒唐得很,不是你干的事”。周良国也理解,毕竟写歌词在时间上会影响做家务和陪伴家人。 他尝试着改变,一方面多承担家务、多陪伴家人,另一方面他为妻子写了一首歌,名叫《女人是家》。歌词是这样的:“也曾光鲜亮丽,也曾貌美如花。自从爱上那匹野马,你便成了女人家。一篮菜、一根针,七七八八;一盏灯、一群娃,牵牵挂挂。人生绵长的路从此坑坑洼洼……” 朋友将这首歌谱曲,弹唱后发到周良国的手机上,他说:“妻子听了很感动。”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王拓 |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 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 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 成都商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侵权举报电话: 028-86783636
新闻热线 86612222 | 服务热线 86613333
订报热线 87677175 | 广告热线 86510016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电话 86753210
投递质量投诉电话 87677175
总编信箱 cdsbzongbian@163.com
本社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159号 610017 | 蜀ICP备:07003170号
Copyright ©1996 - 2017 C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隐私保护 版权所有 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