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11点半,四川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工作人员罗立黎来到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将一面锦旗送到妇产科副主任石琪的手中,向该院妇产科全体医护人员表示感谢。 一个月前,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里,一名17岁少年成功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而他体内的部分造血干细胞,正是来自两年前出生在南充市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一名女婴的脐带血。 2018年11月11日上午9时26分,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产房里,一名女婴呱呱落地。医生熟练地剪断婴儿的脐带,又迅速地用一个采血袋将残留在脐带中的血液收集起来,随后送往位于成都的四川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 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检测、制备后,该脐带血被冻存在-196℃的深低温液氮罐中。 据了解,脐带血中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是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来源之一。四川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工作人员罗立黎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最难的就是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没有血缘关系的配型相合几率只有几万分之一甚至十几万分之一,多数患者都因找不到合适的造血干细胞而错过最佳移植期。 今年10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内科向四川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发出HLA配型申请。原来,该院一名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17岁少年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 经过反复权衡,最终,2018年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采集的那份脐带血,无论是有核细胞数还是干细胞活性,都非常合适,且与患者六个点位中的五个相合。10月20日,这份脐带血被空运到湖南长沙,3天后与少年家属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进行联合移植。 “这已经是第五份南充采集并被用来移植的脐带血。”罗立黎说。 据了解,四川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的脐带血救治的人群中,成人占59.89% (年龄≥18岁),其中救治年龄最大患者74岁;体重超过50公斤的患者占59.75%,其中体重最大患者110公斤。已治疗21种疾病,移植后无病生存最长超过20年,出库脐带血最长冻存年限14年零7个月(2006年04月27日-2020年12月14日)。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王超 摄影报道 |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 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 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 成都商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侵权举报电话: 028-86783636
新闻热线 86612222 | 服务热线 86613333
订报热线 87677175 | 广告热线 86510016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电话 86753210
投递质量投诉电话 87677175
总编信箱 cdsbzongbian@163.com
本社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159号 610017 | 蜀ICP备:07003170号
Copyright ©1996 - 2017 C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隐私保护 版权所有 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