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教授钮大文:
“毫无疑问,成都是一个‘以人为先’的城市。连续三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这是成都对人才资源的重视和城市自身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钮大文接受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MIT博士后、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是35岁钮大文的“标签”。他也是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导,化工学院副院长。 钮大文用“包容性”来形容对成都的感受,在他看来,正是因为城市的包容性,很多产业和学科得以实现交叉融合。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是“四个面向”的提出,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成都和中央同向同行。”在此背景下,高校科研平台和城市有了更深的链接,同时生命力更加强盛。 在成都政策的引导下,城市、校园、企业也实现“同频共振”。比如,围绕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城市重大科技需求设计研发任务,成都发布科技项目“揭榜挂帅”榜单,“谁有本事谁就揭榜”;成都搭建的“校企双进”等平台,让躺在高校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变成商品乃至产品,来到人们身边。 对于如何吸引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钮大文认为,平台的作用至关重要。成都可以利用包括川大在内的高水平科研平台吸引更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城市和高校可以联合对人才进行培养管理,尽量减少海外高层次人才“水土不服”的现象。 钮大文还提出,成渝两地可促进创新资源流通。比如,两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可以实现更多交流合作,联手吸引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 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 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 成都商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侵权举报电话: 028-86783636
新闻热线 86612222 | 服务热线 86613333
订报热线 87677175 | 广告热线 86510016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电话 86753210
投递质量投诉电话 87677175
总编信箱 cdsbzongbian@163.com
本社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159号 610017 | 蜀ICP备:07003170号
Copyright ©1996 - 2017 C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隐私保护 版权所有 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