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研究人员12日说,他们在从月球取回的土壤中培育出植物。这是人类首次在地球上用来自其他星球的土壤种出植物。 路透社援引主要研究人员、植物学家安娜-莉萨·保罗的话说,看到月壤中长出绿芽,令人激动得“无法呼吸”。研究人员在12个顶针大小的培养皿中各放入1克月壤,用营养液浸湿,又在每克月壤中放入三四颗拟南芥种子。这些月壤由美国阿波罗11号、12号和17号飞船在1969年至1972年期间从月球带回。拟南芥常用于太空实验,因为这种植物生长周期短、基因情况为科学家所了解。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当天报道,研究人员15年前就申请用月壤做栽培植物实验,18个月前才获批准。 他们把培养皿放在室温约23摄氏度的实验室里,并用发出粉色光的LED灯照射培养皿。 种子不到3天就发芽,生长约一星期后,研究人员在每个培养皿中只保留一棵植株,去掉其余植株。在植株长到20天时,研究人员摘取叶子做基因分析。 作为对比,研究人员还用地球火山灰培育拟南芥,火山灰矿物质构成与颗粒大小类似月壤。研究人员观察到,无论是种在月壤还是火山灰中的种子都发了芽,生长初期外表没有差别。 然而,种在月壤中的拟南芥后来长得较慢、个头较小,根系发育不佳,更容易出现与压力相关的特征,如叶子较小、呈不健康的深红黑色。其基因活性也显示出遭到外界压力的特征,类似植物对盐、金属和氧化作用做出的反应。保罗说:“即使植物能在月壤中生长,它们也需要艰难地新陈代谢才能生长。” 尽管拟南芥在月壤中发育不佳,但研究人员认为它们能长出来已经很了不起。 据新华社 |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 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 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 成都商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侵权举报电话: 028-86783636
新闻热线 86612222 | 服务热线 86613333
订报热线 87677175 | 广告热线 86510016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电话 86753210
投递质量投诉电话 87677175
总编信箱 cdsbzongbian@163.com
本社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159号 610017 | 蜀ICP备:07003170号
Copyright ©1996 - 2017 C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隐私保护 版权所有 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