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生产效率提升200倍
在大国“粮”策的指导下,成都农业“黑科技”正在全力支援“天府粮仓”建设。 在成都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智能园艺团队装备实验室内,摆放着十多个高约1.8米的蔬菜栽培架,架子上的生菜、芹菜正在灯光的沐浴下恣意伸展。工作人员介绍,这种小型栽培架配备了适宜蔬菜生长的LED灯带,即使放在采光不太好的角落,生长也不会受到影响。 实验室的隔壁,一个约4米高的8层栽培架矗立在眼前。红色的灯光下,各种叶菜静悄悄地生长。工作人员说:“这还不是栽培架的完整形态,真正投入生产使用的栽培架,有20层,高约9米。” 从播种到收获,都有栽培板空间转运小车、定植/间苗机器人等人工智能代替人力进行生产、管理,全程无人化。“根据不同叶菜的生长特性,通过人为调控光照时长、温度、湿度等,我们可以做到一年生产新鲜叶菜10茬以上。”成都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博士许亚良说,普通生菜种植一般一年收两茬,“借助我们的栽培架,可以做到一年收13茬,综合单位面积的生产效率,可达露地栽培的200倍。” 这就是无人化植物工厂,这套超级食物生产系统,借助科学技术实现了纵向的发展,用人为光代替自然光,各种蔬菜的光合作用时间得以延长,生长周期变短,实现年收获次数大大增加。 而育种加速是其又一张闪亮的名片。自然环境下水稻的生育周期一般可达120天,而借助超级食物生产系统,通过人为控制植物生长要素,可以将水稻生育周期缩短到60天左右。 据介绍,这套设备正在安装调试中,预计今年年底就能够投入使用。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实习记者 闫晓峰 图据受访者 |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 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 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 成都商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侵权举报电话: 028-86783636
新闻热线 86612222 | 服务热线 86613333
订报热线 87677175 | 广告热线 86510016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电话 86753210
投递质量投诉电话 87677175
总编信箱 cdsbzongbian@163.com
本社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159号 610017 | 蜀ICP备:07003170号
Copyright ©1996 - 2017 C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隐私保护 版权所有 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