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蓝的天空下,一架架飞机从花田上空划过,构成一幅富有动态美感的和谐画面。双流区的云华社区利用自然生态本底,将头顶起降的飞机作为特色旅游资源,打造出一个深受市民喜爱的网红打卡地,这是乡村振兴在双流的一次生动实践。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不久前,在双流区黄水镇文武社区,几台大马力收割机在金色的稻田里来回穿梭。村民在阻击疫情的同时,也在这片沃土上如约展开丰收的画卷。 走进秋天的双流,不管是在“五湖四海”城市公园群里漫步、徜徉,还是在永安湖畔听风听雨听季节更替,抑或是在宛如翡翠的怡心湖小憩,都能感受到这个产城湖不断向上生长、呈现美好生活的样子。 现在,让我们一起迎丰收盛会,赏醉美双流。 乡村有科技绘制的农业新画卷 城市有推窗见绿的公园群 在双流,这里藏粮于技,农民以科技为画笔,不断书写着农业新画卷,优质的航天水稻“锦优90”播撒于田间,从黄水到彭镇,从黄龙溪到永安,收割机、起垄机等现代化农机具助阵秋收秋种,“挖土不用锹,割麦不弯腰”的梦想已经成为现实。 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双流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超过了89%,两个万亩粮经复合产业园区正在加快培育。 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建圈强链,以提升产品品质为抓手,塑造特色品牌为核心,畅通销售渠道为重点,双流也在持续提升双流冬草莓、双流二荆条辣椒等4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影响力。 看完乡村新画卷,镜头再切换到城市中。 如今的双流致力于“人港城产”协同融合,领跑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推进城乡空间融合,突出顶层设计,出台激励政策文件,保障乡村产业发展和项目用地。推进城乡形态融合,围绕推窗见绿、出门入园,这里已经建成252公里天府绿道和亚洲最大的 “五湖四海”城市公园群,公园群面积达1.5万亩。 旅游助力、三产融合 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位于黄龙溪镇的欢乐田园将黄龙溪古镇人文精神融入产品理念。在这里,农、商、文、旅融于一体,以旅游助力农业发展,促进三产融合。 在云华社区的空港花田,这里有慕名前来和飞机亲密合拍的年轻人。舒爽的秋风,送来醉美的季节。随着氛围感拉满的网红花卉上新,这里充满浪漫和童趣,宛若人间仙境。 在彭镇,你也能看到驱车前往老茶馆打卡老成都韵味的摄影人。还有那些到欢乐田园畅享乐趣的亲子家庭,在绿道上骑着单车游玩的少年…… 在双流,“旅游+”和“+旅游”大旅游发展格局正不断延伸,与体育、航空、艺术、教育、科技等新动能要素结合,糅进城市的有机更新,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场迎丰收的盛会 展双流雅韵 就在本月26日,在双流区黄水镇还将举办“迎丰收盛会,展双流雅韵”中国农民丰收节双流区庆祝活动。据介绍,此次活动在2021年丰收节活动基础上,拓宽合作途径,扩大活动规模,增强产业赋能,以期打造镌刻区域印记、具有城市影响力的盛会。 活动将采取“1+1+2+N”的模式举办,即策划推出一场开幕式、一场别出生面的庆丰收主题文艺汇演,举办乡村振兴、双流非遗主题两场展览,通过开展N轮线上的传播宣传及线下的乡村消费券美食节主题活动,深度挖掘双流“三农”产业发展新动能,快速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农旅、文创产业集群,打造双流区乡村振兴交流重要平台及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文化IP。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雷浩然 图据双流区委宣传部 |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 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 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 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 成都商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侵权举报电话: 028-86783636
新闻热线 86612222 | 服务热线 86613333
订报热线 87677175 | 广告热线 86510016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电话 86753210
投递质量投诉电话 87677175
总编信箱 cdsbzongbian@163.com
本社地址:成都市红星路二段159号 610017 | 蜀ICP备:07003170号
Copyright ©1996 - 2017 CD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隐私保护 版权所有 成都商报